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七章 咸阳辩合(三十)上兵伐谋(1 / 2)

第一百零七章 咸阳辩合(三十)上兵伐谋

赵佗得了命令,这才进入到席次中间来,道:“墨家与纵横二位,只怕于这取四海有所误会。凡夺得城池者,兵不血刃并不可能。兵强所以国强,其四海之所以不敢犯我大秦,乃是由于帝国北有蒙氏一族,功勋卓著,南有王翦王离将军,善战非常。游说之所以可以游说,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兵力,若只是空谈,游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倒是真的,不过这个想法早之前就被沐千寻推翻了,就是不明白这之后又当如何。

“同样的,游说没有意义,墨家攻城之器械,若是没有出众之将,精练之兵士,器械的防备也就没有了半点意义,如此说来,岂不也是徒有虚名,可见,取四海,当是发动战争,四海之民,又如何不会臣服于帝国铁骑之下?”

赵佗的话就是彻底推翻了王允和沐千寻的意思了。不过,端木璟观察了公子扶苏,这话明显是不喜欢的。

王允之所以认为“取四海”需要游说,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失因为留意到公子扶苏本来就是纯厚温良的人。现在才刚刚一统六国,自然不会希望多起战事,所以赵佗的话,公子扶苏未必心悦,不过人家说的也是事实。

王允自然反驳回赵佗的话,“帝国正是因为强盛,所以要在外交上更动心思,四海宇内,岭南多蛇虫毒嶂,难道依你之言,不求智取,偏要强攻”?

赵佗却不服:“刚才墨迹的话可知,游说并不可取,强攻怎知攻取不下呢”?

“况且,蛮夷之邦,与我华夏并不为一体,又有何妨?”

这话倒是说得好笑了。

端木璟听了暗自想着,这“赵美男”或许于用兵上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心胸委实是笑了。当然这只是端木璟的个人想法,在场的人,就是连公子扶苏都觉得这话并没有什么,要知道,华夏一族之骄傲,不容得外籍侮辱,取四海,就是在堂而皇之地攻打当时的少数民族。

现在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其中的意义呢?

王允因为赵佗这话不言语,如此看来倒像是赵佗占了上风,王允自然再要举出典故来,可是又有变故。

赵佗愿意“强攻”是事实,公子扶苏不喜欢战争也是事实。

沐千寻显然也是注意到了公子扶苏的神色。

在赵佗为驳回王允,得意之际,沐千寻驳回了赵佗的话道:“当初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坑杀沿途百姓及赵军四十万,血流成河,难道在你兵家看来,就是降服于帝国的民众都将斩杀不成”?

沐千寻话一出口,争辩地如火如荼的二人顿时停了下来,愣愣地看着沐千寻,随后意识到什么,拜服在地上向公子扶苏请罪。

虽然是辩合,不过有些东西本来就是禁忌,比如同样是禁忌的武安君白起。

白起固然用兵如神,可是他坑杀四十万人也是事实,大秦的江山,这样的人,提出来就是一个禁忌。

本来是争辩地入了局的三人,处处引经据典,可惜的是,谁也没有说服谁。李斯看着这局面,却见王允,颇有自己当初之风骨,可惜,奈何生错了时间。赵高见这辩合闹地瑞,唇角一勾,掩了面喝了半盏茶,心中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蒙恬皱着眉,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沐千寻的话,显然触犯到了兵家的禁忌。

公子扶苏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冷峻着眉目,蒙毅章邯一时噤若寒蝉,端木璟偏过头看韩回,韩回只拿余光回望了一眼,示意端木璟不要说话。

十八世子胡亥对这辩合的事情不算太热络,辩合的事上心地就少了,在长公子身边,忽觉得安静,露出不明所以的表情。诸子十二家剩下的人,都在等着公子扶苏的裁夺。

这场辩合谁都没有说服谁,可见就算是失败的。

然而公子扶苏看了地上跪着的三人,又联想到之前沐千寻谈及的武安君白起,一时自己心中烦躁。环视一周看到了端木璟正往韩回这边看。

公子扶苏见了端木璟,顿时想到了昨天这人掉到树下的窘迫情状,心中竟然鬼使神差地指了指沐千寻三人,随后指尖一转,对准了端木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