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章(2 / 2)

“你这都能猜到?”

“你的幸福都写在脸上了。”

“好吧。”于宛捂着脸小声说,“我脱单了。”

徐清没太惊讶,和她碰杯:“恭喜,今天我买单。”

于宛一噘嘴:“那肯定你买单,我今天可是给你带来了爆炸新闻。”

“什么新闻?”

“你猜?”

徐清用筷子蘸了下醋,点她鼻子上,飞快地说:“你再不说我只能更酸了。”

于宛被她逗得发笑,连连说道:“好啦,不跟你卖关子了,和顾言有关。”

徐清一愣,随即和徐稚柳面面相觑,各自笑起来。当真是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她忙问:“顾言怎么了?”

“这几天白玉兰公馆非法交易的事你听说了吧?闹得沸沸扬扬,这不就话赶话,说到五年前火爆一时的’陶瓷圈杀猪盘’了嘛,你还记得那事不?”

徐清说她有印象,“临近毕业那会儿突然爆出来,挺轰动的,我们学校好几个师兄师姐都中招了,还有个师姐大半夜投湖闹自杀,来了几辆警车,整栋宿舍楼的人都跑去围观了。”

徐稚柳问:“什么是杀猪盘?”

“类似一个诈骗团伙,通过网络恋爱和你搭建关系,博取你的信任之后,再诱导你投资赌博,套取你的现金。”

景德镇的这个杀猪盘之所以火爆到出圈,是因为诈骗团伙,也可以说的陶瓷圈的托儿,不仅有光鲜亮丽的人设,还给彼此搭建了一个严密的关系网,通过一个专门打造红人设计师和明星工作室的陶瓷经纪团队互相认识,形成了看似真实的社交圈,其中不乏有已经成名的大师,亦或在小众圈子里非常有个性的独立手作人,还有相关证书、履历辅证,另有据说是白玉兰公馆的神秘人背书,加上关系网里其他骗子包装的精英人设,这帮活在网络里的人就跟真的大师、真的名人一样,有正常的社交活动,让人挑不出一丝疑点。

时机成熟后,他们就会给受害人造梦,讲述自己的成名之路,让他们投钱加入经纪集团,不仅骗他们的钱,还骗他们的作品,最出名的就是陶瓷大学某位教授,深陷网络迷情,被骗得底裤都不剩,还一心以为自己遇见了伯乐。

除他以外,还有不少设计师、原创人和艺术家受骗,人数高达数百人,牵连甚广。后来有人识破骗局,骗子一夜之间蒸发,轰轰烈烈的陶瓷圈杀猪盘就此落幕。追查到白玉兰公馆,当时的主人王昴不在国内,表示对此事一无所知,也是被骗子用作虚假宣传的受害者,于是不了了之。

“我后来看新闻,好像抓到了几个关键人物,都依法入狱了。”徐清问,“这事和顾言有什么关系?”

于宛说:“顾言是受害者之一。”

当初为了替徐清打听《大国重器》的消息,她牺牲色相陪万禾传媒的老同学吃饭,凑巧认识一位资深传媒人。

这位传媒人叫汪毅,就是她现在的对象,比她大几岁,也在陶瓷圈,当年杀猪盘的新闻就是他第一手报导的,受害人的名单至今还在他电脑里。

其中就有顾言。

“他那名单是通过关系拿到的,没有曝光,也不准我告诉你,我作为好朋友纯粹跟你分享八卦,你呢,听过就忘,可千万别去问顾言,我想她被骗钱也不好受。就说你那师姐吧,在里头算损失最小的,伤身伤心还要闹着投河自杀,顾言可是被骗了整整这个数。”于宛张开五指翻了一翻,也就是一百万。

“就算她当时小有所成,一百万也不是个小数目吧?”

汪毅还告诉于宛,顾言因为这事和老公吵架,对方喝醉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顾言去医院认尸的时候,汪毅也收到消息赶到了现场,“他说顾言就坐在停尸间门口,不哭也不闹,谁和她说话都不搭理,眼睛空洞洞的,人还活着,好像已经死了,他觉得顾言挺可怜的,就没报导她的新闻,怕是报导了,还不知要被怎么网曝。”

于宛叹气,“顾言今年四十岁了吧?没有孩子,也没二婚,你说她是不是还没放下她老公?”

徐清摇摇头:“我听公司里老人说她和家里关系不好,也不受婆家待见,就一个人在景德镇打拼。”

“难怪她那么想往上爬了,独身女人多不容易呀,你还年轻,就别跟人抢总监位子了。”

徐清给她夹丸子,笑说:“晚了,已经被撤职了。”

“啊?”

“我之前看过心理学报导,被杀猪盘骗光身家的人通常有两个特性,一是赌性大,二是名利心重,基本两者都占。”她问于宛,“你觉得一个有赌性的人,在黑市交易里会是什么角色?”

“论赌博的话,应该是玩家吧。”于宛想了想,又说,“不过要看什么交易,庄家赌性也不小。”

“如果是参与赝品买卖活动呢?”

“那肯定是卖方。”

“为什么?”

“卖方更大胆刺激,满足赌博心理,赚的钱还多。都是假货了,买方只有上当受骗的份吧?不过也说不好,万一这个人很笨,又第二次上当受骗呢?”

于宛说了一通,见徐清沉默下去,咬着丸子口齿不清地问,“你问这个干嘛?”

“我只是想说,古董交易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啊?”

徐清支着脑袋看徐稚柳,微微一笑:“不如我们也来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