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正当他怀着不合时宜的爱好者心态暗自懊悔时,之前那人又进来了。手电亮起,将照片又举到他眼前,不太高兴地说道:“你再看看,好歹试一试。”

  这种拍摄手法拙劣的黑白照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不过,雁游并不会提醒对方,因为此举正遂他意。点了点头,他便就着那人的手,一张张查看起来。

  越是细看,雁游越是惊讶:这些东西有瓷件有金石有木雕,甚至还有书画,好几个年代的都有,杂七杂八没个头绪。

  一般来说,喜欢收藏的人都有偏好,要么喜欢字画,要么喜欢某种器件,或者专注收藏某朝某代的物件。像这样一锅烩的,除了乱买东西装点门面的暴发户之外,基本没有。但暴发户往往又缺少鉴别的眼光,经常被不良商人拿赝品蒙骗。有个笑话说他们买的东西里,一百件能有一件是真品就不错了。但被施林大费周折地将他带到这里,应该不是为了鉴定赝品。

  难道,施林和这同伙是当年什么新贵的后裔?似乎也不像……也许,他们像孟家祖上一样,也是古玩商?更不可能,历来就没有过什么都卖的古玩行,各家老板掌柜都有专精,除非极有把握,否则很少涉足别的领域,怕打了眼失了财。

  雁游装模作样地看着照片,心里不断转过各种念头,却没个准数。

  又翻过一张照片。当看清上面的物件后,他突然瞪大了眼睛。

  ——照片里的中药龙骨,居然是他当年的藏品之一!

  龙骨是古代犀牛、大象或三趾马等动物的骨骼化石,入药有镇静安神、抗惊厥等效用。雁游对医理一道只知道点皮毛,仅限于桂枝麻黄各半汤可治伤寒之类的古方案例。而且他也没有药膳进补的习惯,当年之所以会收藏龙骨,自然不是想囤积药材,而是因为这龙骨上有大名鼎鼎的甲骨文。

  公元1899年左右,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病购买药材时,在出售的龙骨上发现了类似青铜器铭文的文字。因他本身就喜爱古玩,做的又是训诂经典异同的学问,便四处搜罗这些有字的龙骨加以研究。但不久之后八国联军杀进四九城,西太后仓惶出逃,王懿荣偕妻投井而死,以殉国难。

  王懿荣虽然殉国,但带有文字的龙骨却在掀起了研究热与收藏热,人们深深意识到这种殷商文字的重要性,各路大拿争相研究,由此引发促成了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获得刻有甲骨文的骨片万余片。

  这次发掘对华夏考古学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因为这是国内学者首次独立完成的田野作业。之前对河南仰韶村遗址、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都是由外国学者主持、或中外合作进行。因此,殷墟也被称为华夏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之地。

  当年现世的龙骨,除了被科研机构保管之外,还有不少落入中外收藏家之手。雁游小时候就听过王懿荣的事,长大之后,某次机缘巧合遇到了手头有存货的商人。便以十枚银元一个字的价格,花了大价钱买下一块龙骨。

  到手之后,他将这块龙骨细细把玩了大半年,对和面的每一丝裂纹、每一处笔锋都烂熟于心。又按王祭酒好友所著的《铁云藏龟》和《契文举例》,比照破译了上面的卜辞。

  照片拍得很模糊,角度也没选对,文字并不齐全。但雁游只看一眼那片龙骨的形状,便不由自主喃喃自语道:“辛未卜争贞……”

  这是他的珍藏,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是当年出事后,随着他的尸体一起消失的藏品之一吗?是谁带走了它们?!

  心神激荡,雁游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突然一把攥住了那人的手腕,嘶声问道:“你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的?”

  他依然虚弱,着力并不大,甚至连小孩子都能轻易甩开。但他眼里的炽烈与愤怒却像一把暗火,不但在眼眸中灼灼燃烧,甚至连这狭小的帐篷也忽然间多了种无形的压力。那人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不由自主脱口说道:“几十年前从钟家骗来的——”

  钟家?钟麻子?!

  雁游隐隐猜到了什么,脑中无数念头飞掠而过,急切地问道:“那钟家是从哪里得到的?你现在为什么要鉴定它们?”

  “我——”那人刚要回答,突然省觉不对:“喂,你小子,到底是我问你还是你问我!”

  说着,他用力挥手想挣开雁游。不想力道太猛,反而把照片和手电都甩了出去。手电落在帐篷堆放的手铲和各种金属器具上,发出沉闷的巨响,在静夜中传得老远。

  被雁游拉出衣服的那只小猫也受了惊,在地上打了个滚,软绵绵地向外跑去。

  这时,外面传来一个紧张的声音:“舅舅,怎么了?——阿,阿嚏!”

  “没事儿没事儿,快去外头守着。早说把这猫崽子丢远些,你偏又好心,怕它小吹不得风,在外头又找不到吃的,非要弄到帐篷来喂罐头。看看,现在遭罪了吧。”那人也顾不得去捡手电,连忙上前去捞那只慌不择路、一头撞进来人怀里的小猫。

  一团混乱之中,忽听雁游冷冷开了口:“施林,别躲了,我认出你了。”

  帐篷里瞬间静了一静。过了足有半分钟,那人才不自然地说道:“瞎叫唤什么,这儿没你说的人。”

  无视他的底气不足,雁游向帐外陡然顿住所有动作的矮小身影说道:“不要否认。我知道你不是穷凶极恶的人,你连会害自己过敏的小猫都不忍心伤害,怎么可能对我不利?进来吧,咱们聊聊。说不定,我能帮上你的忙。”

  正是那只猫,让他笃定施林虽然耍了手段,但本性不坏,这才决定开门见山。

  回答他的,是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大喷嚏。那人走上前,一把拎起猫甩到旁边的草丛里,又推着施林示意他快走。

  施林却动也不动,过得半晌,好容易止住喷嚏,带着鼻音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想做什么?”

  “我不知道,但却知道一定和古玩有关。”瞬间的爆发力过去,雁游又恢复到瘫软无力的状态,但脑子却前所未有的清醒:“不过,你得先告诉我,你是九流中哪一门的人。”

  鬼打墙、迷药、绑票……今晚施林用的这些手段,完全是江湖九流人才会有的。但千门靠的基本是巧言令色与设局做套,可以排除。雁游也不知哪一门擅长借地成势的法子,索性直接询问施林。

  虽没有被说破来历,但九流两个字已足教施林和他的同伙震惊:“你知道九流?你又是哪一门的人?”

  “我不属于九流,只是个手艺人。”雁游道,“放心,我不会追究今晚的事,甚至还可以帮你们遮掩。”

  施林与那人对视一眼,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但明显是在怀疑:“为什么?”

  “因为你们可能知道我一位……故人的下落。”压下心头万千感慨,雁游轻声说道:“我在照片里发现了他的东西。我想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入土为安,是华夏人约定俗成的传统。但雁游想要的不是自己尸体的下落,而是钟麻子和迈克尔的去向。

  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他忙于生计,无暇他想。近来渐渐安定,偶尔想起旧事,再联想起徘徊生死时的梦境,潜意识里觉得战乱时代,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害死他的凶手说不定早没了好下场。而且多年过去,物是人非,他一介小小平民,已没有能力去追查什么。下意识间,已将这件事丢开了手。

  但在刚刚看到照片时,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钟麻子和迈克尔非但没有出事,反而在乱世中青云直上呢?何其不公!以前没有线索,茫茫人海无从察起,他便没有动追究的心思。现在与之相关的人证物证俱在眼前,他又怎愿错过?

  虽然雁游心里明白,七十年过去,就算那两人当年再怎么风光得意,也早化为尘土了。但心里还是无法放下,他想知道,在害死自己后,这两人又造了什么孽!

  施林不知就里,见平时斯文温和的雁游,这会儿跟换了个人似的,眼神执拗晨透着狂热,因激动染得面颊一片通红,半点没有发现老朋友线索的喜悦,反而像看见仇人似的。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说道:“舅舅,我看他这状态不对劲,是不是之前毒蕈粉用太多了?快给他喂驱毒性的药。”

  那人也怕弄出人命,赶紧招呼外甥半拖半抱地把雁游弄出帐篷,安置到通风的高地,又取出一粒药丸给雁游服下:“这是当年大巫交给你曾外祖的,说里头还掺了别的东西,化去了毒蕈的毒素,却保留了制造幻觉、麻痹四肢的效用。当时你外公用着挺好使的,是不是放得太久,药性变了?”

  “但另外两个人还是昏着的啊,没有出现异状……怎么就他不对劲?”

  这舅甥俩嘀咕的时候,药效发挥,雁游已渐渐恢复了力气。之前那些幻觉像是消失在朝阳下的晨露,再无半分痕迹。他稍稍活动了一下,发现坐起来还是头晕,索性盘腿坐在草地上,顺手把那只还不太会走路的小猫搂到怀里:“大巫……难道你们是巫门的?”

  “不,我们是幻门。以前靠撒豆成兵、上天梯、摘仙桃的小把戏讨人欢心,混口饭吃。大兄弟,我叫徐大财,你又是哪一派的?请问贵姓大名?”先是九流,又是巫门,徐大财全然将雁游适才的话抛到脑后,认定他也是同道中人。

  施林赶紧止住想敬烟的舅舅:“雁大哥精通古玩,又一肚子学问。祖上肯定是有学问的人,和我们不是一路的。”

  “哦……”徐大财遗憾地把递到一半的自制卷烟转了个弯,叼进嘴里点上,有滋有味地吸了起来:“话说在前头:你刚刚说发现了朋友的东西,但我们也不知道它们的具体来历。”